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阳光政务 >> 海北州 >> 运行通报 首页 >> 阳光政务 >> 海北州 >> 008001004 fb0e1bf6-ceee-476c-b419-5f631bb964df

2023年第一季度运行情况通报

发布时间:2023-06-09 浏览: 【字体:

海北州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

关于2023年第季度海北州级及四县政务服务大厅运行情况的通报

 

一、州级政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各类窗口设置情况

一是州级政务大厅共进驻48家单位(州直30家单位,县级6家单位,企业12家),设立了独立窗口38个。二是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将办件量极少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办结,全州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共设置综合窗口5个,形成“一窗受理、分类办理”的工作模式。积极设置了“创新创业”服务窗口、“跨省通办”窗口,建立工作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异地办事服务;设置了“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优化多部门审批流程,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套餐式主题集成服务,高效快速办理一件事;设置了帮办代办窗口、“关爱老年人服务窗口”,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设置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设置西宁市市民中心“海北服务窗口”,切实解决我州住西宁市的离退休干部的办事需要。

(二)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情况

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青政办〔2022〕47号)文件,要求各职能部门对照清单内容逐步完善事项要素、办事指南查询、网上办理咨询、疑难问题咨询、投诉举报留言等服务功能,并结合清单推动政务服务中心各单位窗口业务系统与青海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对接,实现数据及时交互共享,及时向社会公开每个审批事项的名称、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理结果、收费依据和监督渠道等,接受部门、公众监督。同时,根据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下发的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指导目录,形成各乡镇、村(社区)基层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为推进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已完成对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认领工作(州级认领事项242项,门源和祁连认领事项227项,刚察认领事项226项,海晏认领事项219项);乡镇、村(社区)已完成便民服务事项的认领、编制工作。

一季度,州直窗口及县级各部门窗口受理行政许可事项、其他服务事项共计166367件,其中州直各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受理1835件,办结率100%;其他服务事项受理7461件,办结率100%;县级各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受理3886件,办结率100%;其他服务事项受理153185件,办结率100%(详见附表)。

(三)规范政务服务场所设立

按照省、州统一部署,各级各部门围绕优化政务服务、创优发展环境的目标,立足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高度重视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构建和完善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了政务服务水平,助推了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州共设有5个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30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3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州”的省、州、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联动体系。

(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套餐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积极推进“跨省通办”。对照《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逐项梳理出全州能实现异地咨询、异地受理和异地办结的跨省通办事项共计421项(其中:州级90项,门源县95项,祁连县71项,刚察县66项,海晏县99项)。积极推行“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工作模式,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跨省跑”“异地跑”的问题,为企业和群众跨省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提供便利。二是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根据省局《关于印发2021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青政务〔2021〕8号)文件及《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通知》精神,在省级“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基础上,结合州级实际情况,梳理出符合地方实际“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并及时在青海政务服务网公布。截至目前,已梳理符合全州实情和特色的“一件事”套餐共计165项(其中:州级37项,门源县43项,祁连县17项,刚察县21项,海晏县47项),并逐步增加“一件事”套餐覆盖面。三是梳理并录入“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常见问题75项,完成对“一件事一次办”基本信息配置维护填写。四是梳理完成“一证通办”(州级18项,门源24项,祁连19项,刚察47项,海晏14项)“即办件”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州级107项,门源168项,祁连172项,刚察426项,海晏283项)。

(五)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情况

一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活动,开展设置“关爱老年人服务窗口”、推行“代办制”、窗口延时服务、预约错时服务、帮办代办等办实事活动,及时为本地年龄大、行动不便老年人、残疾人开展上门服务,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到政府办事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引导办事群众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青松办”手机APP、自助服务区等进行“线上办”“指尖办”“一次办”“错峰办”“快递办”“咨询办”“预约办”。二是紧扣“党建引领+政务服务”的工作思路,依托“五抓五强·北政快办”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找准党建工作与政务服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推进政务服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党建+政务服务惠企便民服务“实”起来。在各窗口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精神谱系,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青年先锋岗”“巾帼示范岗”,引导窗口党员、团员和妇女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使政务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二、四县政务服务大厅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门源县政务服务大厅:根据省、州政府通知要求,我县及时对照“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任务分工表,并对对应部门县级行使层级的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进行事项清单的编制工作,截止3月底,按主题分类集成服务事项17项(其中:涉企服务事项5项、个人服务事项8项、省级特色集成服务事项4项)清单编制工作,同时在青海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同步完成一件事套餐的配置工作。

祁连县政务服务大厅:一是按照州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要求,县政务服务大厅分领域将“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省内通办”等纳入综合窗口,实现了统一咨询,统一收件“一窗受理、综合服务”的审批流程,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套餐式主题服务,进一步优化了政务服务事项。二是建立和优化“窗口服务”,一季度以来祁连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件量26309件,其中行政许可类117件,公共服务类26192件,办结率均为99%。开展好差评总量33745件,其中好差评评价人书面评价714件,其中32613件默认满意三是完善跨省通办工作机制,进一步梳理“跨省通办”事项清单,持续推动“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为企业和群众开放跨省异地办理事项奠定基础。四是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乡镇、村(社区)的政务服务水平和效能,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推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养老服务、户籍管理等领域群众经常办理事项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实现“就近办、家门口办”的目标。

刚察县政务服务大厅:一是对青海政务服务平台791项事项进行梳理,在平台知识库对每个事项录入5条相关信息。二是梳理出我县“一证通办”事项47项,“即办件”事项426项,“跨省通办”事项64项。三是为进一步推动我县“放管服”改革工作做深做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县政府牵头,2月22日组织14名人员赴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整合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将不动产登记、农商银行、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电信公司、县邮政公司相关业务入驻大厅,目前已进驻37家单位。我局组织人员于3月29日至3月31日对3乡、2镇、8社区、31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站)门牌设立情况和事项认领情况进行督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

海晏县政务服务大厅一是按照省州工作要求,“六力”指标考核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细化责任分工,提出了明确要求。“六力”指标入手,汇总整理资料,形成工作专卷报省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组查阅二是根据省州工作要求,完成了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等事项要素补充完善工作。配合完成了省人大对全县营商环境的视察调研工作。完成了县及部分乡镇挂牌工作。配合完成了省州对县目标考核工作。三是就党的二十大精神、“放管服”改革重要会议精神等重点学习内容对大厅人员进行督促自学,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大局观念,提高责任意识。从季考勤情况来看,窗口人员都能遵守工作纪律,临时外出有报备,没有发生与服务对象争议等现象。

      

附:2023年第一季度州级及四县政务服务大厅受理事项统计表